672、某在午睡时,地球在转-《大美时代》
第(3/3)页
总之从万长生走进国画系大一的画室开始,绝大多数大美生就按捺不住嘿嘿笑,好像对万长生来给他们上课又是期待又是骄傲。
甚至连课程都是他们熟悉的,万长生依旧从白描的线条开始讲起,只是相比艺考生阶段的立竿见影,现在就强调基本功和塑造能力。
这又导致大美生们会比零散的极少数其他同学要更容易上手。
和油画、雕塑这些专业的画室往往立着各种画架画板不同,国画系都是大桌子,平面的桌板上铺着毛毡铺上宣纸,差不多一堂课的示范讲解以后,万长生照例让大家开始俯身绘制,他开始背着手晃悠查看。
还是不一样。
在艺考时候,大家都是用铅笔、炭笔或者钢笔在速写本、画板上拉线条,现在是毛笔,执笔习惯都不同,更何况这要求悬腕的水准,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达不到。
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先拿铅笔画好了形,再用毛笔趴着一点点顺着描,根本不是万长生要求的那种提笔翻腕一气呵成!
好比万长生这样的功底,那就是十几年当中有半数时间都在拿着毛笔悬腕,自然驾轻就熟。
现在的国画专业在进入之前,有老童、苏沐楠那样家学渊源的是极少数,都是进了大学才从头学,十八九岁的年纪已经有点晚了。
相比设计专业抓着鼠标电脑,立竿见影的十天半个月就能看见变现能力,还有多少国画系的学生能沉住气练基本功?
何况练出来又能如何?
其中有多少人能成名成家成大腕?
连能够进入体制内的书画院衣食无忧都是极少数。
立志能够成为大师、艺术家的道路上,天赋、机遇和灵感缺一不可。
所以那么多历史上的名家大师无一不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一生,那些作品偏偏到了死后才身价倍增。
讽刺得要命。
能够在大美这样的培训机构带学生已经是很好的解决方案,大多数只能转行。
这就是站在万长生这样的高度,不可避免会思考的东西,如何寻觅一条可行之路来保证国画技艺传承,又不会被时代抛弃。
他把这当成了自己的责任。
第(3/3)页